为重塑市场机制,激发创新动能,拓展应用领域,破解发展难题,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定于7月21-2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2025中国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届时将汇聚政府、科研、企业多方力量,围绕石墨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应用拓展、产业协同等议题展开研讨,破除行业内卷,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共促石墨上下游全产业链健康高质量发展。
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热忱诚邀您拨冗参会,共襄行业盛会!
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简称五矿石墨)于2019年12在黑龙江鹤岗成立,作为专业从事石墨资源绿色开发、智能采矿、选矿、球形、高纯、负极材料及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投资平台,注册资本18亿元。五矿石墨致力于打造集“资源+产能+技术+新材料”于一体的石墨产业集群,保障国家石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助力龙江培育壮大石墨新能源材料产业。
目前,五矿石墨已完成鹤岗云山石墨矿区资源整合,从无到有快速建成并投产运营行业领先的石墨一体化产业链。依托全球最具优势的鹤岗云山晶质石墨资源,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智能石墨矿山,建成首期600万吨采矿产能,成为石墨开发领域典范,正在推进二期扩产。建成业内首次采用“柱-机联合”工艺的20万吨选厂,有效实现石墨分质分选和鳞片保护。建成业内产能规模领先的10万吨球形石墨工厂,创新采用多盘粉碎分级精确整形工艺及设备,实现了天然石墨高效绿色球化短流程低能耗。采选球项目建成投产为我国石墨产业稳价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工厂,有力促进了传统石墨产业转型升级。建成业内产能规模领先的10万吨化学法高纯石墨项目,以及国内首台套连续式高温石墨纯化炉,实现了石墨化学提纯和高温提纯的双路径同步推进布局,全力打造我国石墨纯化技术新高地。
五矿石墨发挥科研领域国家队、排头兵作用,打造五矿石墨技术研究院、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发中试基地等科研平台,聚焦石墨全产业链“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承担了国家“十三五”、“十四五”、“1025”等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省级重大成果转化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采矿技术、“柱-机联合”选矿技术、新型球化技术、高纯石墨制备等领域多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或行业领先水平,获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一等奖。特别是成功开发出纯度达99.99995%的超高纯天然石墨产品,突破了国外对核工业、半导体等领域超高纯石墨卡脖子难题。五矿石墨依托研发成果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发挥聚集效应,完善产业生态,因地制宜,拓展天然石墨负极、超高纯石墨等高端碳基材料、储能、农业机械智慧电动化等应用场景,不断延伸石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中国石墨产业
高质量发展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协办单位: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材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及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
21日全天:会议报到
21日晚上:闭门会议
22日全天:大会报告
23日上午:参观考察(贝特瑞、欣旺达)
1. 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等部委主旨发言;
2. 发布《加强石墨行业自律,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倡议书;
3. 氧化石墨烯:从绿色制备到应用探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成会明院士 研究员
4. 石墨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与研判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王文利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5. 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下游市场需求
——贝特瑞集团中央研究院
李子坤 院长
6. 天然石墨产业发展与展望
——碳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岳敏 董事长
7.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展望
——欣旺达动力中央研究院
徐中领 院长
8. 锂离子电池和碳石墨负极材料产业与技术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李宝华 教授
9. 石墨烯物理法低能耗清洁制备与产业化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
李永峰 教授
10. 天然石墨的插层膨化与材料研发及应用
——清华大学
黄正宏 教授
11. 化学电源的发展及碳(石墨)材料的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袁国辉 教授
12. 超高纯石墨提纯发展趋势及物化提纯法在负极材料的应用
——山西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吴忠举 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技术专家
13. 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合规运营体系建设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赵伟伟 法务合规中心 总助
14. 面向AI高性能计算的石墨基热界面材料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杜鸿达 副研究员
15. 氟化技术引领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方治文 副董事长
持续更新……
请参会代表填写参会回执(附件)发送至协会邮箱zgfkxh@126.com,或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张 杨
010-57811326 15652351615
邓毕军
010-57811326 15171022623
王文利
010-57811329 13501390850
编辑 向秋豪
一审 张 杨
二审 朱 进
fkxhhyb@163com
xiaozhu441723(微信号)